香港人總會身邊有幾個朋友腰痛,大家也一定聽過坐骨神經痛這個大名吧!香港也有很多人受坐骨神經痛困擾,他們主要會有麻痺的如針刺的感覺由大腿外側,傳至小腿和腳板。有部分的人才會有腰痛的情況出現,而大多數以麻痺的感覺為主。嚴重的話會影響活動,例如走路時會一拐一拐的,重心怕傾向一邊來移動,避免再刺激痛或麻痺的地方。
那為什麼會有麻痺,痛的感覺呢?
首先大家要了解其實痺和痛是兩種東西來的,痺過個感覺是由於神經受到過度的壓迫時所產生的反應,例如軟組織硬化,病變壓迫神經。更嚴重時會影響神經傳遞訊號往肌肉的功能,影響患者活動的靈活性,以及控制肌肉的能力。
而痛則是完全不同的情況,在現代醫學和古代中醫也有不同的演繹方法和方向。
現代醫學中個人認為比較貼近正確的方向是有關人體筋膜的不同情況而引伸出痛症的徵狀。
例如筋膜產生摺痕的情況時,會引致筋膜產生摺附近的軟組織血液循環變得較平常緩慢,長時間持續這個情況的話會引致發炎的物質不斷積聚而帶不走,繼而引發痛症。
這其實與中醫經常講「不通則痛」這個演繹痛這個情況也能套用此原理。中醫所說氣血不通引致痛症出現極為相似,而分別是在於中醫會以經絡這個方式去演繹痛症如何發生。這個就留待下一次再討論。
坐骨神經痛原來主要是梨狀肌作怪?
梨狀肌是屬於深層肌肉,位於股大肌的下方,是一組十分貼近坐骨神經的肌肉。
現代人經常久坐不起又缺乏運動,引致這組肌肉容易硬化和病變,壓著坐骨神經令起麻痺。所以又名「梨狀肌綜合症」。只要梨狀肌回復正常的狀態,自然就不會壓遭神經,當神經的壓力得到釋放時,自然坐骨神經痛的情況就迎刃而解。
怎樣可以放鬆到梨狀肌呢?
方法主要有兩種,可以透過按壓或運動方式去放屬梨狀肌。
我們可以利用物件去按壓膽經的「環跳穴」來放鬆深層梨狀肌肌肉。以解剖學來說也可環跳穴的位置是十分接近梨狀肌。按的時候會有酸軟的感覺,若按的時候是感覺是硬的,表示你臀部的肌肉十分之緊了!多些去按壓吧!當臀部肌肉放鬆到就能緩解坐骨神經痛了。
另外一種是我們可以透過拉筋的動作來放鬆到臀部的肌肉,舒緩坐骨神經痛,拉的時候感覺到臀部的肌肉拉扯到就可以了。